电梯地震开关服务“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为文物古建做抗震保护……近年来,地震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防震减灾+”服务新格局,不断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
日前,记者跟随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湖北、江苏、山西等地,探访各地的做法与成效。
为电梯装上“智慧大脑”
“嘀!嘀!……”电梯内,警报声四起,终端设备显示破坏性地震波即将到达。随即电梯自动停靠在最近楼层,打开轿厢门并锁定,记者一行人得以顺利“逃生”。
这个能让电梯拥有“智慧大脑”的仪器叫“电梯地震开关”,由湖北省地震局研发。该局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副院长杨江介绍,破坏性地震极易导致电梯困人事件,这款产品利用国家地震预警信息和本地振动监测报警信息,实现了电梯在破坏性地震下的自动紧急处置。
“我国已建设完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地震预警网,电梯地震开关则是以服务‘地震预警最后一公里’,切实发挥减灾实效为目标。”杨江说,相较于传统利用本地振动报警的装置,电梯地震开关依托国家地震预警信息,能实现提前紧急处置,为震后人员逃生争取到更多时间。
此外,湖北省地震局还将该技术拓展到家用燃气领域——燃气地震开关。其能够在远程地震预警、本地地震报警以及燃气泄漏等紧急状况发生时,自动执行燃气管道的阀门关闭动作。
截至目前,电梯地震开关已经在湖北、甘肃、四川、云南、重庆、辽宁等地开展示范应用,燃气地震开关也在一些小区进行了示范应用。
海洋地震监测有新招
距离江苏海岸线40海里的黄海海面上,一座亮黄色钢铁建筑稳稳矗立。“这是海上风力发电平台,我们在上面安装了一体化宽频带地震仪和高精度烈度仪。”江苏地震台台长郑江蓉介绍,前者能实现实时海域地震监测,后者则通过记录地震动参数准确测定烈度。
据统计,海洋地震约占全球地震的85%。自有仪器记录以来,我国近邻海地区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48次。长期以来,受经费投入、观测条件、后期运维等因素限制,海洋地震监测一直是地震监测工作的一大难题。
“江苏附近海域海上风电资源丰富,10余家风电企业扎根于此,为海洋地震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郑江蓉说,江苏地震部门利用海上风电平台开拓海洋地震监测的建设模式,较好解决了制约海洋地震监测的“供电、通信、运维”三大难题。
在江苏地震台高级工程师宫杰看来,这种模式建设运维成本低,数据延迟小于1秒,提高了海洋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另一方面,海洋地震预警对保障风电设备的安全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为文物古建做抗震保护
山西,是文物大省,历史上也是震灾重省。在这里,防震减灾与文物保护“手拉手”。
太原崇善寺内,大悲殿地基出现了不均匀沉降,最大值约20厘米。记者一行到达时,工作人员正在使用地质雷达进行探测,探寻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山西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曾金艳介绍,该中心与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共同制定崇善寺抗震保护工作方案,并在大悲殿及周边布设短周期密集地震台阵、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测线,开展地下浅部三维结构探测,综合分析地下地层结构特征,分析大悲殿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为崇善寺预防性保护提供支撑。
在大同云冈石窟,布设5个监测点,实时监测、记录周边振动,精准识别风险隐患;在山西博物院,设置地震预警服务与科普终端,平时进行科普宣传,在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到达前发出紧急警报……山西省地震局大力推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服务领域不断向文物保护、能源安全、精密制造等拓展。
山西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董康义表示,未来将着眼地震科技成果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与古建筑结构和环境振动监测、地震预警信息服务、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领域,建立健全合作机制,持续推进文物抗震保护工作。(记者周圆、王聿昊)